心周报|春季抑郁,如何打破情绪困局?
春风轻柔拂过校园,樱花如云似霞地绽放,绿茵如毯铺满大地,这本是生机盎然、充满希望的时节。然而,在这灿烂春光的背后,一股“情绪暗潮”却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无声蔓延——春季抑郁,正成为侵蚀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隐秘“杀手”。

春季抑郁产生的原因
在学业方面,随着学期的推进,课程难度不断攀升,课业负担日益沉重。面对堆积如山的学习任务和接踵而至的考试,许多学生焦虑情绪滋生。春日校园的活力氛围,反而让他们更鲜明地感受到自身焦虑与周围环境的反差。
社交层面同样充满挑战。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背后,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。新学期社团活动频繁开展,人际交往的压力也随之而来。
从生理角度来看,春季气温、气压波动频繁,人体内分泌系统深受影响。褪黑素分泌失调引发睡眠紊乱,进而干扰情绪;日照时间突然延长,打乱了部分学生的生物钟,导致他们白天困倦萎靡,情绪愈发低落。

积极行动,驱散阴霾
心理专家给出专业建议,大学生自身应主动进行情绪调节。保持规律作息,确保充足睡眠,让身体更好地适应春季变化;尝试冥想、瑜伽等放松方式,缓解焦虑情绪;积极投身社交活动,主动与朋友倾诉分享。倘若情绪问题较为严重,切莫讳疾忌医,应及时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寻求专业帮助。

春季本是孕育成长与希望的季节,我想和你一起看看这美好世界。
如果你正在经历低谷,别忘了,春天的花还在等着你去看,春天的风还想轻抚你的脸颊。人生的痛苦和冬天一样,终会过去。而你,也值得看到四季最美的样子。




文稿|心理部
图片|来源于网络
初审|吕庆銮
复审|满杰
终审|曹文洪黄吉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