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志愿服务活动|爱暖夕阳,志愿同行

 

春日迟迟,春景熙熙。2025 3 22 日,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志愿服务队踏着春光,奔赴鱼台县第三颐养院,开启了一场充满爱与温暖的志愿服务之旅。这已是志愿者们第二次踏入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,与爷爷奶奶们久违的重逢,在阳光和煦的晴朗天气下显得格外动人。这一次,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更精彩的节目,迅速行动起来,有条不紊地拉开表演的帷幕。

表演在深情的朗诵《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》和《七律·长征》中开启。志愿者们用真挚的情感,诉说着陪伴的力量,那每一个字、每一句话,都饱含着深情与温暖,仿佛潺潺溪流,缓缓淌入老人们的心田,滋润着他们的心灵;又如烈烈号角,用“乌蒙磅礴走泥丸”的气概,驱散前行路上的种种阴霾,振奋着老人们的精神。一张一弛,一柔一刚,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交织在一起,润泽着每一个“心似荒田未得耕”的心田,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情与力量。

 

 

紧接着,歌曲《于是》的旋律缓缓响起。那温柔的曲调,宛如春风拂面,仿佛在诉说着生活中的点滴美好,让老人们沉浸其中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。每一个音符都如同跳跃的精灵,带着温暖与希望,轻轻触碰着老人们的心弦,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美好回忆,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温馨与感动的氛围。

 

 

随后,经典京剧《武家坡》选段唱响。志愿者们虽并非专业梨园子弟,但他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赤诚之心,全情投入演唱。“忆昔当年泪不干,彩楼绣球配良缘”,他们的唱腔时而婉转低回,如“间关莺语花底滑”,细腻地勾勒出故事中的柔情与哀怨;时而高亢激昂,似“大弦嘈嘈如急雨”,有力地传递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坚定。每一个音调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,将《武家坡》的经典情节娓娓道来。老人们听得如痴如醉,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起伏的故事之中。他们微微颔首,眼中满是对这份传统文化传承的欣慰与赞赏,掌声雷鸣不断,久久回荡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。

 

 

紧接着,传统武术表演闪亮登场。志愿者们身着轻便的服装,精神抖擞。一声清喝,起势、出拳、踢腿,动作一气呵成。刚劲的招式中,蕴含着力与美的完美融合,每一次挥臂,每一步腾挪都稳健有力。没有华丽的修饰,却以最质朴的方式,展现出中华武术的魅力与精髓。那刚毅的身姿、矫健的动作,如同中华武术的生动写照,让老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,掌声、喝彩声此起彼伏。

 

吉他弹唱环节,轻快的音符在志愿者的指尖流淌。有人说,一把吉他便是叙述人生最好的伙伴,又有谁能拒绝一段富有节奏感的舒缓旋律呢?音符流淌间,爷爷奶奶们也忍不住跟着旋律鼓掌打起拍子来。春日的静谧与生机,在音乐的渲染下愈发浓郁。人们仿佛能看到鸟鸣蝶飞、雨后春笋,由音乐谱写的画面有时更能直击人们的心灵,让老人们在音乐的陪伴下,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,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与当下的幸福中。

 

表演接近尾声,志愿者们站好队,合唱《西海情歌》。歌声回荡在房间里,质朴纯粹,如同天籁之音,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沉浸其中。老人们静静听着,脸上满是回味,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。在这悠扬的歌声里,此次温暖的相聚也渐渐落下帷幕,但那份感动与温暖却在每个人的心中久久回荡,难以忘怀。

 

此次志愿活动圆满结束,分别的时刻悄然来临。此次敬老院之行,是一场温暖的奔赴,更是一次心灵的相拥。志愿者们用青春活力点亮了老人们的生活,为他们带来了欢乐与陪伴;而老人们的故事与笑容,也成为了志愿者们心中珍贵的回忆,将永远珍藏在他们的心底。“爱之花开放的地方,生命便能欣欣向荣。”未来,志愿者们将带着这份温暖继续前行,将爱与陪伴传递给更多的人。同时,他们也期待更多人加入到这个温暖的行列中,让爱与陪伴在岁月里永恒蔓延,期待与这群可爱的爷爷奶奶们再次相遇,续写更多温暖的篇章!

 

 

文稿拍摄 | 刘一丹